人老了会不时回忆过去。三十年前,在参加宝钢2050热连轧机合作制造项目的过程中,在接待德国专家和德国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这里就还能回忆起来的写出几则,一是作为纪念,二是作为乐趣与大家分享。
根据安排1986年8月3 日至9月15日,sms(西马克公司)副董事长卡林斯基先生和项目负责人汉斯先生到承担2050热连轧机合作制造任务的工厂检查质量和进度,顺访一些与sms有合作关系的工厂,并顺路游览长江三峡。卡林斯基夫人和汉斯夫人同行,我和华红陪同,由于当时国内旅游设施和条件还比较落后,加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出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有的很是尴尬,至今难忘。
1.人到飞机场客人的行李却落在了北京饭店门口
行程安排9 月3 日乘4106航班16:30出发飞往成都去二重。临行时不知道为什么来了那么多人送行,有机械部领导、有各个公司领导。登车前人们在北京饭店门前一堆堆一簇簇在交谈着、有的又是拥抱又是贴脸非常混乱。以至于送行的车子都启动了,忙得我和华红两个陪同人员还没上车,人们又喊又叫,车子停下我们才挤上去。五、六辆车忽忽的开到首都机场。到机场候机大厅一检查,发现少了一件行李。而这件行李恰恰是卡林斯基夫人的。她每每天或每个场合都要换一身衣服。这可急坏了她,“这可怎么办我没有衣服换了。”我和华红更是着急。我立即给北京饭店前台打电话,请大堂经理到门口看一下有没有一个大铝皮箱子。回答说“有!”这我就放心了,没丢就好。我请他代为保管。下一步怎么办呢?我们想到大约三、四个小时后的下一个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将有刘富民局长等人出发。于是我立即打电话给刘富民局长,请他将落在北京饭店的箱子带到成都。直到这些安排都落实后我才登上飞机。此前,我一再地向航空小姐说明有急事要处理,请她无论如何等我一会,先不要关舱门。我上了飞机后,旅客们自然对我是一片责备的眼光,我只能忍受了。一路上卡林斯基夫人不断的追问我和华红箱子找到了吗?明天早晨我能换衣服吗?我说,您放心,明天一早您一开门就看到箱子啦。她说,是吗?有这么神奇!
到成都后,我特别关照二重接待的同志拿到这个箱子后立即送到我的房间。次日早晨六点钟我将箱子放到卡林斯基夫妇房间的门口。吃早餐时看到她又换了一身新的衣服,对我和华红说,“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又是感谢,又是拥抱,异常兴奋。
2.不换卧具不睡觉
9月6日,我们一行四人在成都登上开往重庆的9次特快列车,这次列车是从北京始发的。按照中国铁路的规定,卧铺车中途是不换卧具的。
上车时已经是晚上十时多,该睡觉了。可是两位夫人发现卧具的白单子皱皱褶褶肯定没换,别人用过的卧具怎么能接着用呢。这时汉斯夫人已经服下安眠药,神情烦躁进入类似神经病状态,手舞足蹈,胡言乱语,汉斯先生按着她,她拼命的挣扎------。临近房间的旅客不知发生了什么,过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我和小华过来一看也都傻眼了。乘警、列车长、列车员都来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小华的询问,原来是因为这位夫人坚持不用别人用过的卧具,又吃下安眠药引起神经错乱。我和车长商量请他们给换两套卧具,车长说这是中途车,没有多余的卧具,换不了。夫人越闹越厉害。我再和车长商量,请他们将这两套卧具拿走,平整好叠整齐再送回来。“新”的卧具换来了,两位丈夫给他们铺好,哄着两位夫人躺下,慢慢地安静下来入睡了。一场风波算是过去了,当我回到自己的铺位睡觉时已是一点多了!
3.德国人游船上招待本国的孩子
9月8日,我们一行在重庆上船,船上遇到一群德国年轻人,他们是在华留学生,利用暑假游览三峡。两对夫妇见到自己国家的年轻人十分兴奋,每当在甲板上相遇便打招呼,有说有笑,真是老乡见老乡的感觉。两对夫妇一路游览的费用是由我们承担的,在船上的餐饮也是由我们安排的。两天过去了,明天到武汉就要分别了,两对夫妇提出,今天的晚餐由他们请客,请他们的德国年轻人。他们特别解释说,这些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国家,离开自己的父母,在中国学习不容易,我们是他们的长辈,请他们一起聚一聚,希望我们理解,欢迎我们俩也参加。用餐过程中气氛十分热烈,又说又笑、又唱又闹。有的当场写信请两位夫妇带回德国,有的留下电话号码请两夫妇回国后代给家里通话报平安。第二天分别时又是一番拥抱、吻别。从这件事不难看出德国人的民族情结和内聚力。
4.要吃煮五分钟的鸡蛋
两位夫人在生活上是很有些特殊要求的。在用早餐时总提出鸡蛋不能煮得时间太长。多长合适呢?五分钟。他们每到一个宾馆早餐前就要求餐厅服务员提供煮五分钟的鸡蛋。一路上每到用早餐时“奋夫米奴特”(德语,五分钟 )就成了我们的口头禅。时间是标准了,鸡蛋大小不标准,所以夫人们有时满意有时不一定满意。到上海住在锦江饭店,用早餐时二位夫人又提出“五分钟”的问题。为我们服务的小姑娘非常精明,当夫人们提出“要吃煮五分钟的鸡蛋”时,小姑娘回问了一句,不管鸡蛋大小都煮五分钟吗?两个夫人眼睛楞楞的看着小姑娘,停了一会,扑哧一笑说,“这个姑娘真聪明,一路上在那么多宾馆用早餐,就没有人提出鸡蛋大小问题。”我们告诉她们要知道这是上海,上海姑娘就是聪明。说完大家哈哈大笑!
5.少一只胳膊正好多座一个人
到上海后,卡林斯基和汉斯先生提出要去杭州看一下杭州塑料机械厂与sms合作的产品。因为是临时决定,没有预订火车票,只能坐硬席座位,这可能是他们在中国旅行中唯一的一次乘坐火车硬座。9月13日一大早从上海出发去杭州。去时人还不算多,可是从杭州回上海的硬座车里人多的不得了,过道里挤得满满的。卡林斯基夫妇的座位旁站着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他很同情,请抱小孩的女人挤在他们的座位上。卡林斯基的块头大,一个人相当两个人,再挤一个抱小孩的,实在是太挤了。我提议和他换一下座位。他说,“你看,我少一只胳膊,正好可以多挤一个人。”原来卡林斯基在二战中,丢掉一只胳膊。
6.辽宁宾馆闹耗子
8月26日在沈阳住辽宁宾馆。我们住的房子据说是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是经常住过的一个独栋小楼。卡林斯基夫妇住的房间是最好的。第二天早晨卡林斯基先生给我们讲昨天夜里闹耗子的故事。他说,只听房门下面有“咔嗤咔嗤”的响声,实在睡不好觉,他便起来观察看究竟是什么声音。看到门的下边有一个小洞,一个耗子在咬这个洞。他用一只笔捅了一下小洞,耗子跑了。他又用尺子量了一下小洞,分析后认为,到天亮时这个耗子还不会将洞咬到它足以钻进来那么大,于是就放心的睡觉了。
那时辽宁宾馆长期不住人,潮气熏天、门窗失修、管理松懈,出现这些问题是难免的。
7.游千山两位夫人宁尿裤子不上厕所
8月27日沈阳重机厂安排游览著名风景区千山。要进园时,两位夫人提出要上厕所。华红领着她们去厕所,一会回来,两个夫人一脸的不高兴,小华难为情的说,那厕所太脏了,下不去脚。两个夫人说,我们宁可尿在裤子里,也不进那个厕所!坦率的说,那时候中国的旅游条件远不如今天,尤其厕所。在一些有名的风景区,经常遇到所谓的厕所里污水横流,粪便满地,下不去脚。她们的感觉完全想象得到。我们当即决定,开车原路返回,找厕所!大约跑出三、四十公里,在一个像似招待所又好像是宾馆的地方,跟人家商量,借用一下厕所。在回来的路上,两位夫人脸色轻松,我们大家相视时,不免笑了起来,总算解决了一个尴尬。
在德国参加联合设计和工艺培训期间也经常碰到一些值得回味的难忘的事和有趣的事。
8.参加德国狂欢节
86年2月 9日sms组织我们参加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狂欢节。德国人把大约十来个中国人组成一个组,由一、两家人负责带领。在杜塞尔多夫,沈总、蒋总和我们中重公司同事们由汉斯一家带领。他将我们领进一个不宽的小街,满街都是悬挂着花体字老式招牌的啤酒店,据说德国啤酒有一二百个牌子。他带我们从一个店出来再进另一个点,每进一个店喝一杯酒或者吃一个冰激凌。中国人的肚容有限,再加上天太冷,走了三、五个店后就开始找卫生间了。喝完啤酒带我们去游行。游行场面浩大,有各种造型的花车,有商家抛撒胶卷、糖果等各种小商品,有行进乐队和团体舞表演。人们不论认不认识,都热情地自发地手牵着手载歌载舞,随着队伍行进。人们欢声笑语地互相交谈互相拥抱。中国人也都融入进这欢乐的海洋里。一位女士和我跳舞,跳着跳着她要拥抱,好就拥抱,拥抱后她先指指我的嘴再指指她的嘴,要接吻!这可让我犯难了,周围的人们起哄、看热闹,喊着“吻一个”、“亲一个”、“勇敢点”。我犹豫了一下后下决心!就吻吧!同事们用相机留下了这个镜头。
狂欢节上人们就是这样尽情的唱啊跳啊,把一年的忧愁、烦恼、痛苦等等所有负面东西全都抛撒向九天云外!
9.巧记帐自付饮料费
在sms期间经常在周末举办一些活动,如联欢、跳交谊舞等。在这些活动中,中国人的饮料费是sms付的,德国人的饮料费是自己付的。每到散会时德国人便主动到前台排队付款,每个人消费多少付多少。一开始我没弄明白,这帐是怎么记的呢?因为喝饮料,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随便要。仔细观察后明白了,原来每个人的饮料杯子下面都有一个纸制的印有精美图案的垫,服务员每送饮料时都顺便在杯子垫上记一笔,散会后人们拿着自己的杯子垫到前台去交款。人们都能自觉的去付费,很少出差错。
10.质量来自认真
在德国期间曾有机会参观力士乐液压件公司的制造厂。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液压件阀块铸件毛坯的清理工序。车间里整齐的摆着几十张工作台,每个工作台的前面都有一个架子,架子上挂着如同牙科大夫用的治疗牙病用的工具,有不同大小的电动软轴钻、小刷子、小锉子、小锤子、小凿子等等。几十位大约三、四十岁左右的女工头上戴着耳科医生用的那种反光窥镜,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用不同的工具抠着阀块孔洞里面的沙粒、残渣,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道工序全凭每个女工们自己的认真仔细和责任心,别人不可能再去一件一件地检查。这些经过手工清理的阀块再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酸洗、碱洗、中和清洗、钝化处理,通过检查从清洗液中过滤出的杂质含量确定是否合格。清洁度是保证液压件质量的关键,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德国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11.难忘的劳特老先生
劳特先生原来是sms设计部门负责人,已经退休了。为了宝钢项目,他被请回来,担任联合设计的负责人。老人待人亲切和蔼,幽默诙谐。联合设计中我方设计人员除了与德方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将德方图纸,按照中方的施工习惯拆零件图,转化和翻译德国标准。由于德国人的设计改图太多,图纸随着德方的修改,改来改去,进度一拖再拖,给中方带来很多困难。中方设计人员怨声载道满腹牢骚。劳特先生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一天他把蒋昭、我、徐肇源、李家楦、王景新几个人请到设计室。看到他一个人在忙活摆桌子,桌上放着三块精制的奖牌。奖牌是用木头刻制的,图案是铅笔、橡皮、小刀,系着一个红色丝绶带。人到齐了,他非常正式的宣布发奖仪式开始。他说,我知道中方的先生们对德方改图多,很有意见。可是你们要知道,好的设计都是修改出来的,改图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由于你们改图有功,感谢你们对德方的理解和配合,我要给你们发勋章,代表一重、二重、沈重的徐、李、王三位先生每人一块。改图离不开铅笔、小刀、橡皮,这就是奖章图案的含义,这是他自己精心设计和雕刻的。说完非常郑重地把奖章一个一个地挂在三个人的脖子上。
在我们最后一批人员撤离sms的前一天的晚上,劳特先生将我们六、七个人请到他家,举行家宴为我们饯行,由他的夫人亲自下厨做菜。西餐,沙拉、汤、菜、主食、甜点一道一道,杯、盘、碟、碗、刀、叉、勺轮番上。老妇人也六、七十岁了,腿脚不太利索,从厨房到餐厅来来去去,看得我们心疼。我们提议一是减少菜的数量,简化用餐程序;二是我们的女同事也下厨房在老妇人的指导下做菜、洗碗盘。用餐中自然是回顾合作、畅叙友情、离别难舍、气氛缠绵。正所谓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我们将要分别地时候,劳特老先生给我们每个人一小包礼物。他将其中的一包打开,里面有一包饼干,有一盒《八点以后》(一种小点心)。他深情的说:明天在飞机场还要等很长时间,如果饿了就拿出饼干吃几口充饥。这盒《八点以后》你们要带回家和你们的家人共享,记住要在晚上八点钟以后再吃。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在德国有一个喜欢你们的老人------。说到这里,我们每个人情不自禁的红了眼圈,噙着泪水。走出他的家门口又再次拥抱道别.
三十多年过去了,难忘那个动情的场面。这位老人的音容笑貌总是游荡在我的记忆里,不时的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由衷地祝福他健康长寿!